必和必拓推无人驾驶幽灵船 澳中航线或率先使用
发布时间:6/14/2017 4:04:18 PM 来源: 浏览:594
(原标题:必和必拓要推无人驾驶“幽灵船”,或率先用在澳洲至中国航线)
当大宗商品处于黯淡时期,矿业巨头们开始勒紧腰带降成本、提高效率。在前期使用的裁员、关闭无利矿山等措施再难挤出降本空间后,这些巨头们将注意力转移至新兴技术。
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 Billiton)货运部门的副总裁Rashpal Bhattir日前在必和必拓官网上撰文称,“以必和必拓出产的天然气为动力的自动航行货轮,安全高效地装载着必和必拓的货物,这是我们对未来干散货运输的憧憬。我们相信,这种场景会在下一个十年里实现。”Bhattir提到,必和必拓已经在积极寻找技术方面的合作伙伴。
这种尚未实现的自动航行货轮因“无人化”操作,被业内称为“幽灵船”。航运界认为,这种“幽灵船”能减少海盗威胁、装载更多货物、解决海上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从而使远洋运输更加安全、有效、成本更低。
而必和必拓对自动航行货轮有所憧憬,是因为其海运货物体量巨大。数据显示,必和必拓一家公司每年产生的海运需求在1500次左右,主要运输的铁矿石、铜和煤大约为2.5亿吨。Bhattir在文章中指出,“海运对确保我们成为可靠的全球供应商至关重要”。
澳洲至中国航线有望优先部署
铁矿石是长流程钢厂用来炼铁的主要原料,过半的消费市场在中国。而中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近90%,海关数据显示,在2016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突破10亿吨,达到10.24亿吨。
在上述进口的10.24亿吨铁矿中,几乎全部经由海运进入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成为中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其中,澳大利亚黑德兰港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港。
全球海运铁矿石市场的规模大概是860亿美元,其中运费占了不小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国这个巨大的铁矿石消费市场,必和必拓、力拓这两家矿业巨头由于地处澳大利亚,具有明显的海运优势。数据显示,2016年,澳大利亚平均进口海运费为12.77美元/吨,巴西平均进口海运费为15.04美元/吨。
这种地理优势或将延续至自动航行货轮时代。彭博社援引美国 IDC 集团旗下研究顾问公司 Energy Insights的悉尼调研主管Emilie Ditton称,“目前来看,自动航行货轮最为合适的部署线路就是从澳大利亚到中国的航线,矿石从出产到运至目的地港口只需要10天的时间,这足以保证生产商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出实时快速反应。”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矿业巨头们已经在陆地上尝试“无人化”操作。拿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来说,借助以新技术减少人工操作和其他措施,在4年内降低了75%的成本,一举改变了全球铁矿石竞争格局,成为四大巨头之一。
截至2016年11月,FMG在西澳的所罗门矿山已拥有54辆无人驾驶卡车,2013年以来的累计运量达2.4亿吨。数据监测显示,无人驾驶卡车比普通同类车队的运输效率高20%。同时,无人驾驶卡车系统可以减少人为失误,使生产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另外,FMG还在圣诞溪矿山采用远程控制系统,通过中央整合控制中心,实现对所有采矿、维护与固定设备的远程控制。同时,FMG实现了湿加工和干加工的自动化、火车自动装车系统的自动化,以此减少现场操作员的人工干预、提高效率。
传统海运市场的变革
此番必和必拓提出打造巨型自动驾驶货轮,无疑是将自动化升级的战场从陆地转移到了海上。假设这种“幽灵船”能够在海上驰骋,其影响不局限在必和必拓一家,总计3340亿美元的全球海运市场也会掀起一场革新。
眼下,持续低迷的海运市场或许正在酝酿一种新面貌。Bhattir在必和必拓官网的文章中表示,正如大宗商品市场在上一个10年里经历的一样,干散货的海运市场也即将迎来一场关于价格和流动性的变革。Bhattir给出一组数据,2016财年,必和必拓的货物运输费用下降了16%,降低至23亿美元。
当然,希望在未来海运市场中有所作为的不止必和必拓一家,领域也非局限在干散货运输。
早在2012年9月,欧盟就启动了为期3年的MUNIN(海上智能无人导航网络)项目,总投资为380万欧元。该项目受位于德国汉堡的Fraunhofer海运物流和服务中心领导,由来自德国、挪威、瑞典、冰岛及爱尔兰的8家研究所共同完成,从技术、经济和法律三个方面,对在公海内运行一艘无人驾驶商用船舶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而主营豪车和飞机喷气发动机制造的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Royce Ltd.),目前对研发货轮自动驾驶和远程遥控技术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在“2016无人驾驶船舶技术研讨会”上,罗尔斯-罗伊斯发布了由其领导的“高级无人驾驶船舶应用开发计划”(下称“AAWA”),并发布了AAWA项目白皮书。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高级副总裁Oskar Levander在上述研讨会上称,“实现遥控与无人驾驶船舶所需的技术是存在的。这一切即将实现,(问题)不在于能否实现,而在于何时实现。”
目前,罗尔斯-罗伊斯海运部门正在开发一款海岸自动航行试样船,将会在2020年前后开始进行海上测试,远期目标是在2035年实现跨洋航行。
此外,据美国《新闻周刊》此前报道,美国海军已有四艘投入使用的无人舰船,由工业巨头德事隆研发。韩国政府也早在2011年宣布投资大约200亿韩元(约合1840万美元),与韩国海洋开发研究院合作研制一艘无人船,用于海洋研究、不间断的海上巡逻、监控非法捕鱼和事故。
日本在最近也传出了无人船方面的新消息。5月16日,日本的商船三井航运公司(MOL)对外宣布,他们和三井造船株式会社合作开发的自主远洋运输系统已经获得了日本交通运输部门的认可。根据MOL的规划,真正的自动航行轮船将会在2025年左右成为现实。
(原标题:必和必拓要推无人驾驶“幽灵船”,或率先用在澳洲至中国航线)
当大宗商品处于黯淡时期,矿业巨头们开始勒紧腰带降成本、提高效率。在前期使用的裁员、关闭无利矿山等措施再难挤出降本空间后,这些巨头们将注意力转移至新兴技术。
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 Billiton)货运部门的副总裁Rashpal Bhattir日前在必和必拓官网上撰文称,“以必和必拓出产的天然气为动力的自动航行货轮,安全高效地装载着必和必拓的货物,这是我们对未来干散货运输的憧憬。我们相信,这种场景会在下一个十年里实现。”Bhattir提到,必和必拓已经在积极寻找技术方面的合作伙伴。
这种尚未实现的自动航行货轮因“无人化”操作,被业内称为“幽灵船”。航运界认为,这种“幽灵船”能减少海盗威胁、装载更多货物、解决海上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从而使远洋运输更加安全、有效、成本更低。
而必和必拓对自动航行货轮有所憧憬,是因为其海运货物体量巨大。数据显示,必和必拓一家公司每年产生的海运需求在1500次左右,主要运输的铁矿石、铜和煤大约为2.5亿吨。Bhattir在文章中指出,“海运对确保我们成为可靠的全球供应商至关重要”。
澳洲至中国航线有望优先部署
铁矿石是长流程钢厂用来炼铁的主要原料,过半的消费市场在中国。而中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近90%,海关数据显示,在2016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突破10亿吨,达到10.24亿吨。
在上述进口的10.24亿吨铁矿中,几乎全部经由海运进入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成为中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其中,澳大利亚黑德兰港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港。
全球海运铁矿石市场的规模大概是860亿美元,其中运费占了不小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国这个巨大的铁矿石消费市场,必和必拓、力拓这两家矿业巨头由于地处澳大利亚,具有明显的海运优势。数据显示,2016年,澳大利亚平均进口海运费为12.77美元/吨,巴西平均进口海运费为15.04美元/吨。
这种地理优势或将延续至自动航行货轮时代。彭博社援引美国 IDC 集团旗下研究顾问公司 Energy Insights的悉尼调研主管Emilie Ditton称,“目前来看,自动航行货轮最为合适的部署线路就是从澳大利亚到中国的航线,矿石从出产到运至目的地港口只需要10天的时间,这足以保证生产商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出实时快速反应。”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矿业巨头们已经在陆地上尝试“无人化”操作。拿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来说,借助以新技术减少人工操作和其他措施,在4年内降低了75%的成本,一举改变了全球铁矿石竞争格局,成为四大巨头之一。
截至2016年11月,FMG在西澳的所罗门矿山已拥有54辆无人驾驶卡车,2013年以来的累计运量达2.4亿吨。数据监测显示,无人驾驶卡车比普通同类车队的运输效率高20%。同时,无人驾驶卡车系统可以减少人为失误,使生产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另外,FMG还在圣诞溪矿山采用远程控制系统,通过中央整合控制中心,实现对所有采矿、维护与固定设备的远程控制。同时,FMG实现了湿加工和干加工的自动化、火车自动装车系统的自动化,以此减少现场操作员的人工干预、提高效率。
传统海运市场的变革
此番必和必拓提出打造巨型自动驾驶货轮,无疑是将自动化升级的战场从陆地转移到了海上。假设这种“幽灵船”能够在海上驰骋,其影响不局限在必和必拓一家,总计3340亿美元的全球海运市场也会掀起一场革新。
眼下,持续低迷的海运市场或许正在酝酿一种新面貌。Bhattir在必和必拓官网的文章中表示,正如大宗商品市场在上一个10年里经历的一样,干散货的海运市场也即将迎来一场关于价格和流动性的变革。Bhattir给出一组数据,2016财年,必和必拓的货物运输费用下降了16%,降低至23亿美元。
当然,希望在未来海运市场中有所作为的不止必和必拓一家,领域也非局限在干散货运输。
早在2012年9月,欧盟就启动了为期3年的MUNIN(海上智能无人导航网络)项目,总投资为380万欧元。该项目受位于德国汉堡的Fraunhofer海运物流和服务中心领导,由来自德国、挪威、瑞典、冰岛及爱尔兰的8家研究所共同完成,从技术、经济和法律三个方面,对在公海内运行一艘无人驾驶商用船舶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而主营豪车和飞机喷气发动机制造的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Royce Ltd.),目前对研发货轮自动驾驶和远程遥控技术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在“2016无人驾驶船舶技术研讨会”上,罗尔斯-罗伊斯发布了由其领导的“高级无人驾驶船舶应用开发计划”(下称“AAWA”),并发布了AAWA项目白皮书。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高级副总裁Oskar Levander在上述研讨会上称,“实现遥控与无人驾驶船舶所需的技术是存在的。这一切即将实现,(问题)不在于能否实现,而在于何时实现。”
目前,罗尔斯-罗伊斯海运部门正在开发一款海岸自动航行试样船,将会在2020年前后开始进行海上测试,远期目标是在2035年实现跨洋航行。
此外,据美国《新闻周刊》此前报道,美国海军已有四艘投入使用的无人舰船,由工业巨头德事隆研发。韩国政府也早在2011年宣布投资大约200亿韩元(约合1840万美元),与韩国海洋开发研究院合作研制一艘无人船,用于海洋研究、不间断的海上巡逻、监控非法捕鱼和事故。
日本在最近也传出了无人船方面的新消息。5月16日,日本的商船三井航运公司(MOL)对外宣布,他们和三井造船株式会社合作开发的自主远洋运输系统已经获得了日本交通运输部门的认可。根据MOL的规划,真正的自动航行轮船将会在2025年左右成为现实。
(原标题:必和必拓要推无人驾驶“幽灵船”,或率先用在澳洲至中国航线)